文字像鸦片一样——如何做好内容营销
发布时间:[2016-02-02]分类:运营干货
这是个微信公众号泛滥的年代,企业都在微信营销上狠下了手段,然而很多10W+文章却不是企业中出来的,多出自一些草根自媒体,说是草根也不是草根,都有一个团队在背后运作。那么企业到底如何利用文字来达到宣传目的,做好内容营销?
移动端微信传播和纸媒、门户网站、PC网页传播是不同的,你不可能靠着一篇文章在微信端获得10W+的阅读量,还能在PC网页传播获得高转载率,一文两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么不同的渠道传播如何通过标题吸引受众?诱发朋友圈分享的心理学原理是什么?如何才能打造有传播力的选题?
很多人会强调今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是碎片化阅读,内容是往轻快小方向发展,然而其实不是小编就朋友圈里转载公众号文章做过观察,人们转载的信息要么是那种具有娱乐性质的或者具有商品优惠性质的,而关于信息输出方面,人们不会选在转载那些似是而非的几句话配大量高清图的信息,转载率高的是有内容地文章,有些文章篇幅长,在3千多字的是很平常的,长的会有上万字。还有一个方面获得大量转载和分享的文章都是信息密度极高的文章,如果按传统媒体的节奏和章法,同样的内容写出来了,篇幅会扩展到两倍。
在长文章上做足功夫并且获得用户高度用户的微信公众号其中之一代表是大象公会,微信订阅户达90万,文章平均阅读数超过10万,点赞与评论互动率相当高。很多人会说做微信公众号要输出内容,贴干货,却一方面又说现在人不爱看文章,注意力全在图片上,所以一篇文章几百个字,图片贴了十几二十张,最后问为什么阅读量这么低?为什么没有互动?为什么人们又不傻,你输出的内容没有价值,信息量又不高,又不是社会热点,我看个什么劲?
小编注意到那些质量高的微信公众号是有格调的,他们输出的内容不会一味讨好用户,他们选择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有些时候这些内容不一定被人喜欢,但是你能让不喜欢你的人总是忍不住看你的东西,并且每次都看完,小编觉得没有比这更有成就感,而这件事估计只有鸦片能做到。很多人清楚地知道它有害,但一沾上就无法摆脱。而有时候文字就有这样的力量。
让你的文字像鸦片一样让人上瘾沉迷其中。可是这如何做到?从不同平台的传播特征,到选题再到结构,教你如何怎样制造一种像鸦片一样的产品,让大家欲罢不能。
了解不同媒介平台的传播特征
企业在做移动端内容是,首先一定要对不同传播平台的传播特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为不同内容放在不同平台上,传播效果完全不同。首先门户网站的传播,传统媒体的阅读是带有期待和定向需求的,读者想看什么就会去买什么,但门户网站不一样,很大程度上用户是没有这种预先阅读期待的,注意力是被随机吸引的,你会看到什么东西,都是不确定的,所以门户网站文章传播有一个特点,它的标题很长,恨不得把所有关键词和信息要素都列在标题上,新浪网就制定了标题标准,长度一般在18—30字之间,所有门户都学它。
门户网站每条新闻的阅读数无法全部统计,但它的跟帖评论数是可以收集的,如果评论数与阅读数存在正相关性,那么不同内容的评论数可以认为体现了它的阅读数。那么门户网站上什么样的内容会有大量的评论和阅读吗?这多少反映了人们真正喜欢阅读的东西,什么是冷门,比如《空姐做外围女被骗,嫌犯既当介绍人又当客人》显然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而《电闪雷鸣背后的科学原理》则冷冷清清,这一点不奇怪,它和之前的文章比起来,更难调动大家阅读的兴趣。
这其实也很好地反映了为什么说我们的报纸和杂志要死亡,因为人们阅读兴趣早已改变,但他们还在做没有人看的内容。
那么移动端的传播方式又有什么特征吗?今天最大的社交媒体是微信,信息传播靠的是在微信朋友圈的转发。人们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内容,主要意图可以归纳为两个,一个是展示,一个是分享。
所谓展示,指的是我通过信息的发布,展示我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精神面目,一个人展示出来的东西,其实是他希望和想象的理想状态,通常是比实际情况要高一档次,比如一个人一周要吃五次卤煮,他肯定不会秀自己整天吃卤煮,但是,他要吃了一次日本料理,就一定会秀出来。去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买衣服,他不会秀,但他去了一次东京银座,即使不购物也会展示出来。他跑了五公里会秀,但宅在家里两天不出门灰头土脑一定不会秀。同样的,晒娃、晒猫狗、秀恩爱也是基于同样的心理,我希望通过这些信息,来展示我是一个多么热爱生活,当然,重要是生活品质很高,并且关心社会的一个面貌。
分享,是我觉得对我熟人圈的亲戚朋友同事们有用,所以发布出来让大家看到的内容,最简单的就是鸡汤、各种鸡汤,养生,各种养生,因为这是关乎心灵和身体健康的东西。位居其后的,是我认为重要的信息。什么是重要的信息,后面我会专门展开来讲。
以展示和分享为主要目的的传播特征,使得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很像是美图秀,是无意中被刻意挑选过的。因为朋友圈中发布的信息其实是有某种强烈的筛选机制。虽然理论上任意两个人都可以通过非常有限的朋友圈建立联系,它看上去像是开发的,但实际上,每个人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处于半开放的,因为虽然互相关注,但你可以选择他是否可以看你发布的内容,以及你是否看他发布的内容。
所以,任意一个朋友圈都是特定观念和偏好的集合,信息是在特定人群中间传播。一个坚持买《环球时报》的人,很少看到南方系的内容,反之亦然,一个热爱中医养生的人,很少看到科普党人反中医的文章,反之亦然,一个热爱唐装盘手串的人,很少看到整天攻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反之亦然。
微信的信息过滤筛选机制利于你建设一个稳定的可以保护心理安全的社交圈,不会引发社交关系重组的内容,它是温情的,符合人的心理需求的。移动端上,信息传播主要依赖社交媒体转发的特征,使得易于被传播的内容类别变窄,但信息量本身却不会变少,因为受欢迎的内容类别的精细化需求被大幅提高,并且有了被传播的可能,只要你的内容有特定的受众喜欢,无论它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多少,只要做得精准、用心,在你的生态位上经营的持续时间足够长,总会找到并积累自己的受众。所以,在移动端上,信息的生产者是高度去中心化的,它与过去完全不同。
大象公会的文章这么长,这么重,为什么还会受欢迎?除了内容本身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前面讲到的展示和分享,它占据了一个可以炫耀自己阅读品味的生态位。转发是一种炫耀。所以你的文字有没有这种吸引力。
电话咨询
免费试用
预约演示
价格咨询
获取方案